SAYA Network Co., Ltd.陪伴品牌一起成長的顧問,由你選


醫美消費者心態轉變:從價格比較到價值認同,診所該怎麼因應?

Card image cap 2025-09-10 17

在過去,許多人考慮醫美時,第一反應往往是「哪裡比較便宜?」或「哪裡有體驗價?」但如今的消費者思維逐漸成熟,他們更在意的是:做這項療程是否真的值得?這位醫師能否理解我的需求? 舉例來說,一位 30 多歲的上班族女性,在長時間熬夜加班後,發現臉上細紋和黑眼圈明顯增加,她在選擇療程時,已不只是比價,而是會花時間搜尋療程安全性、副作用、術後恢復期,甚至會上社群查看其他人的真實心得。這樣的心態轉變,正是醫美市場的新現實。

一、消費者的新期待:不只變美,更要安心與認同

現代醫美消費者帶有三個核心心態:我想要自然、快速,但不能影響生活。

例如,許多職場女性希望在週五下班後安排音波拉提或玻尿酸注射,週一回到公司依舊神采奕奕,沒有人發現她「做過醫美」,卻覺得她狀態變好了。

我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做,而不是只聽推銷話術。

假設一位準新娘正在考慮皮秒雷射,她最想知道的不是「這個療程多厲害」,而是「能不能改善膚色不均?婚禮隔天化妝會不卡粉嗎?」診所若能以專業角度,清楚解釋原理和效果,比一味推廣更能贏得信任。

我想找的是值得信任的醫師,而不是只看廣告漂亮不漂亮。

很多人在意的並非診所品牌,而是「這位醫師的風格是不是符合我的需求?」例如,有人喜歡自然派注射,不想要「網美臉」,那她就會特別尋找主打「保留個人特色」的醫師。

二、診所的突破口:從「曝光」走向「信任」

診所若只追求廣告曝光,往往會掉進價格戰;真正的突破口,是把焦點放在建立顧客信任感。

(一)品牌透明化

例如,針對「音波拉提會痛嗎?」這樣的熱門疑問,診所可以用圖文或短影音誠實分享:疼痛程度因人而異,還能搭配鎮痛方式降低不適。這樣的資訊比「零痛感」的誇張說法,更能讓消費者覺得安心。

(二)內容專業化

舉例來說,一位皮膚專科醫師可以透過短影音拆解「玻尿酸、童顏針、膠原蛋白針」的差別,並分析哪種適合不同年齡層。這樣的教育內容,會讓顧客在搜尋相關資訊時,自然優先點進你的頁面。

(三)互動人性化

不只是單向發文,而是利用 LINE 官方帳號或 Instagram 限動,蒐集粉絲常見的問題,並用專業且親切的口吻回答。例如,有顧客留言「打完音波可以馬上運動嗎?」診所即時回覆「建議 24 小時後再開始比較激烈的運動,避免腫脹」,這種即時感能大幅提升好感度。

三、數位行銷的關鍵策略

過去醫美行銷的重點在「吸引新客」,但現在成功的診所更懂得「留住舊客」。

(一)短影音教育化

現代人刷抖音、IG Reels 習慣了快節奏資訊。診所可以製作 30 秒的迷你影片,像是「三種拉提療程的差別」或「玻尿酸術後三天注意事項」,讓顧客快速獲得解答,比冗長的文字更有效吸睛。

(二)醫師品牌化

舉例來說,一位專注「自然派微整」的醫師,可以透過 vlog 分享他的診療理念與真實案例,讓顧客覺得「這位醫師不只是會打針,更懂得設計適合我的臉型」,進而願意指名預約。

(三)數據優化化

舉個例子,假設診所發現「玻尿酸 Q&A」的影片點擊率最高,卻發現最終轉換率(預約數)來自「音波案例分享」貼文,這時候就能調整策略:以案例故事做主要內容,再搭配 Q&A 型影片導流,讓行銷資源花在真正有效的地方。

四、未來醫美診所的競爭力,來自「長期價值」

醫美產業正在經歷三個轉變:

從 價格競爭 → 轉向 價值競爭

顧客願意多花一點錢,只要能獲得安心與保障。

從 單次消費 → 轉向 長期關係

很多顧客從第一次打雷射開始,就會持續回診追蹤,診所能否維持長期陪伴,是營收穩定的關鍵。

從 大眾行銷 → 轉向 精準分眾

例如,對 25 歲的職場新人,可以主打痘疤與膚質管理;對 40 歲的女性,則強調抗老與拉提。分眾內容更能打中需求。

五、結語

醫美市場雖然競爭激烈,但真正能長期獲勝的診所,不是廣告投最多的那一家,而是能用透明專業的資訊、貼近生活的案例、以及長期的數位陪伴,讓消費者覺得「選你,就是最安心的決定」。

 

生洋網路品牌行銷經理 彭育敏Irene
加LINE快速詢問:[點我加入]
電話:(02)8712-0777 #513/0928-447-391
信箱:irene@saya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