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十一後的黃金衝刺期:品牌如何掌握年底三大行銷策略
2025-11-10 20
每年雙十一都是電商品牌的戰場高峰,但對行銷人而言,「11月11日結束」絕不是終點,而是「年度衝刺的起點」。從雙十一後到年底短短六週,消費者心態正從「搶便宜」轉向「回饋、自我犒賞與送禮季節」。這段時間若能接續轉換策略,品牌不但能延長雙十一的流量紅利,還能進一步拉升第四季營收。以下是 2025 年品牌必備的三大行銷策略方向:
一、【策略一:承接雙十一流量紅利,啟動再行銷與會員轉化】
雙十一期間大量進站的訪客,往往只成交一部分。真正高效的品牌,懂得利用這波流量再行銷。
操作重點:
-
分眾再行銷名單:根據購買行為分為「曾加購未結帳」、「曾瀏覽未下單」、「既有客戶」三類。針對各族群推出差異化優惠,例如加碼免運、會員回饋金、限定組合等。
-
導入會員經營機制:在雙十一後的2週內,推「回饋會員週」或「升級會員享好禮」,利用已熱的購物慣性導入CRM系統,培養長期關係。
-
廣告策略轉向再觸及:Meta與Google廣告從流量導向轉為「ROAS提升型」或「再行銷投放」,用低成本喚回曾互動的高潛力族群。
關鍵心法:
👉「雙十一賺的是業績,之後賺的是關係。」掌握這波再行銷期,能讓品牌在12月不必再從零拉流量。
二、【策略二:切入「節慶禮贈」市場,轉化為送禮與犒賞商機】
進入11月下旬後,消費者心態明顯從「自己買便宜」變成「幫別人準備禮物、犒賞自己一年辛勞」。這是行銷敘事該從「折扣導向」轉為「情感導向」的關鍵時期。
操作建議:
-
節慶情境行銷:包裝「年末感謝季」、「溫暖禮盒」、「犒賞自己」等主題內容,並在廣告素材上強調「送禮傳情」與「年末獎勵」氛圍。
-
內容操作:社群貼文與短影音可以轉為故事化,舉例:「他努力了一整年,值得一份暖心禮」——用故事喚起情感連結。
-
異業合作:可與餐飲、花藝、旅遊等品牌跨界推出「年底禮遇方案」,拓展新受眾並增強品牌好感。
延伸應用:
12月初的「雙十二」不宜再比價,而應以「送禮季」主軸重新詮釋,推出「限定包裝」或「加值體驗」,讓品牌價值回歸「質感」與「心意」。
三、【策略三:年底收官與新年開局並行,預熱2026年度品牌勢能】
許多品牌在12月底放慢節奏,但事實上這是為下一年度鋪路的最佳時機。
執行重點:
-
品牌回顧+展望行銷:可策劃「2025年度回顧」活動,如「年度熱銷榜」、「品牌成長故事」,搭配使用者見證或KOL短影音,強化品牌信任。
-
預熱明年新品或主題:提前釋出2026年趨勢內容(如新系列、新色系、新主張),透過電子報或LINE官方帳號率先曝光,製造期待感。
-
善用節慶轉換檔期:年底跨年檔與農曆年前促銷期緊接,建議在12月下旬提前啟動「新年新氣象」、「幸福迎新」系列活動,把品牌聲量延伸至春節檔。
操作建議:
👉將12月行銷分為兩段:
-
12/1–12/20:節慶禮贈主軸。
-
12/21–1/10:跨年與開春預熱主軸。
這樣可連貫品牌節奏,確保廣告預算與內容策略不中斷。
總結:從「檔期戰」轉向「節奏戰」的行銷佈局
2025年的雙十一後市場,不再只是誰折扣深,而是誰能接得住流量、轉得進情感、鋪得長年度策略。
品牌若能依序完成:
-
再行銷留人 → 節慶包裝轉情感 → 年底布局開新局
便能在年末維持熱度不墜,從短線促銷轉為長線經營,真正實現「流量轉留量、檔期變常態」的品牌成長模式。
想知道更多2025年 雙十一後至年底新年的行銷策略嗎?
歡迎隨時與我聯繫交流與討論喔!
生洋網路品牌專案經理 廖崇安Chris
加LINE快速詢問:[點我加入]
電話:(02)8712-0777 #139/0922-319-866